2)第三十四章 为将之道_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贤能之人;

  虽然有法制,却不能公正执掌刑法;

  虽然富裕,却不能接济穷困之人;

  虽有智慧,却不能防患于未然;

  虽然能深思熟虑,却不能防止微小细密的问题发生;

  虽然官运亨通,却不能举荐所了解的人;

  虽然仕途不顺,却不能没有怨言谤语。

  这就是所谓的八种恶害。

  从诸葛亮对为将之道各个方面的剖析上,莫连山看出了成体系的要求,几乎就囊括了所有的人,能够知一夜而知秋。

  这样一来,对军队进行大的划分,也就简单了。

  军队是各类人才聚集的团体。

  那些好勇乐战、敢独自向强敌挑战之人聚集成一伍,称为“报国之士”;

  气冠三军、才力勇捷之流合为一伍,称为“突阵之士”;

  轻足善步、走如奔马之徒合为一伍,称为“搴旗之士”;

  骑射若飞、射无不中之人合为一伍,称为“争锋之士”;

  有射必中、中无不死之流合为一伍,称为“飞驰之士”;

  善用劲弓强弩、远而必中之徒合为一伍,称为“摧锋之士”。

  以上这些都是部队中宝贵的人才,指挥官应分别根据他们的才能加以善用。

  关于另一群人,诸葛亮也有明确的认知,那就是害群之马。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一个部队之中,往往会发生:

  担当侦察任务而疏忽遗漏,负责烽火警报而失职;

  未于所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违犯军令,错过战机,阻挡扰乱士兵的行动;

  忽前忽后,不按金钲战鼓行动;

  身为军官却不关心体恤士兵,毫无节制地削减克扣军饷;只顾自己谋求私利,不关心士兵的饥饿寒冷;

  散布离奇怪诞的邪说,胡乱推测吉凶祸福;

  无事生非、呼号喧闹,企图惊扰全军上下;

  恃勇不受管制,专横凌犯上级;

  掠夺府库财物,擅自发放钱财。

  这九种人是军队中的蠹虫,如果任由这九种人胡作非为,任务一定会失败。

  满足了诸葛亮对为将之道的要求后,为将、带兵的要领自然也就出来了。

  善将得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

  古来的良将带兵有四条要领:

  明确告诉众人前进后退的要求,因此人人都知道令行禁止,进退适时;

  以仁义道德引导大家,因此人人都懂得遵守礼法;

  重视是非曲直,因此人人知道相互劝勉;

  根据功过给予奖惩,因此人人都知道军令的威信。

  禁止、礼仪、劝勉、信用,这是部队管理的根本原则,没有鱼网上的总纲拉直了,网眼还不展开的道理。

  因此这样的军队战必能胜,攻必能克。庸劣的将领则不是这样,撤退时不能控制,前进时不能掌握,以致全军覆亡。没有勉励告诫,则赏罚失去准则,号令失去威信,贤能之人因而隐退,谄愚之人反被任用。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一定失败,战斗力必然瓦解。

  :。: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