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7 牛李党争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李党争”就是贵族与寒门之争。

  “牛”指的是寒门举子牛僧孺以及他身后的寒门子弟。

  “李”指的是世家举子李宗闵以及所代表的士族门阀子弟。

  李党所代表的士族门阀,主张经学正宗,认为那些进士出身的人都是浮夸放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牛党人多是没有门第背景的寒门,他们都以进士入仕为目的,重文采,没有传统礼法约束,这是在武后当政之后培养的新兴集团。

  他们所背负的传统包袱小,善用考官、门生与同年的关系紧密结合,求取政治上的利益。

  而李党受传统家法影响,不利用进士身份而攀附主考官。

  两党之人出生不同,政·治利益诉求不同,他们之间的斗争,自然在所难免。

  牛、李两派在朋党之争中,为排除异己,斗的你死我活,使朝野内外一片乌烟瘴气。最终,这场旷日持久的党争也成了唐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孙无忌见褚遂良对寒门子弟不以为然,颇为无奈,毕竟现在的大唐是士族门阀的天下,寒门子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得依附他们,褚遂良看不起这些寒门子弟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长孙无忌不由得苦笑道:“也许是老夫杞人忧天了,但汉王李恪我们必须得重视,别忘了还有江南文士集团,要知道他们的力量可不弱,况且汉王还与江南的萧家有亲戚关系,他们有合作的基础…”

  “但下官看汉王并无夺嫡之心啊,即便陛下下口谕让他出任国子监祭酒之职,他也是毫不犹豫的推脱了!”褚遂良皱眉道。

  “这才是此子的高明之处,他明知太子和魏王都会反对他,他那祭酒之位注定做不稳,便提早给推迟了,不仅保住了颜面,还成功给陛下树立了一个识大体,知进退的形象,更能让陛下对他产生愧疚之心…”长孙无忌沉声。

  褚遂良如遭雷击,“汉王思虑真会如此深远?“

  “汉王看似大大咧咧,其实城府极深,老夫始终看不透他,也不敢百分之百确定…”长孙无忌蹙眉道。

  “那司空准备如何应对?”褚遂良道。

  “这也是老夫今夜让登善来府的目的…”长孙无忌坦然道。

  “司空有何吩咐,直言便是!”褚遂良拱手道。

  “老夫想让登善委屈一下自己,假意投靠汉王,从而近距离的观察汉王的一举一动…”长孙无忌说完便望向褚遂良。

  褚遂良稍作沉吟便点头同意了。

  ……

  长安大雪纷飞,西域更是寒风刺骨。

  自从侯君集被召回长安降罪后,郭孝恪便在李绩的推荐下出任凉州刺史。

  郭孝恪,本名郭敬,许州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

  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徐世勣把守黎阳。

  后归降大唐,战功累积拜上柱国,入为左骁卫将军。

  此人虽然武攻不错,但对文治一窍不通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