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退位优待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24章退位优待

  《民立报》指名道姓地骂“盛贼将汉冶萍(卖)与日本”,连汉冶萍的股东都认为,“盛宣怀以私人资格擅自与外人签订条约,不独国本,亦我等血本相关,断难承认……”

  这一事件的曝光,也使孙中山成为千夫所指,本来他22日对北方的最后通牒已有很多人不满,现在他为了区区500万,不惜出卖南方最大的煤铁联营企业,这种为了革命不择手段甚至可以牺牲国家利益的思想,不仅同盟会内部不赞同,在全国政治阵营中也站不住脚,各大团体纷纷表示抗议,孙中山虽立即调整,但仍然得罪舆论,失掉了部分民心。

  孙中山被逼得没有办法,指示财政部发行了100万元的军用钞票,但市面认同度很低,视之为废纸,钱庄、米店相继停市,对资产阶级和小市民阶层的打击尤大。

  1月30日,清廷再次召开御前会议。良弼被炸身亡,亲贵大都逃亡或不敢露面,就是露面的也不敢公开反对共和,隆裕不死心,提出采用虚君共和政体,即用君主不干预政治的办法把皇帝保留下来。她一厢情愿的想法第二天就遭到了拒绝,无论是民国政府和袁世凯都不会同意这一点。

  袁世凯越发着急,因为绥远陷落的消息他已收到了,革命军下一步就会进军山西,山西虽然由李纯率领第六镇守着,但经过连番厮杀和部分投奔革命,人数已不足6000。周学熙传来的消息更让人心惊,秦时竹将条件开得更高,不仅承德连山西也要撤军,他不住地心疼,却又没办法。承德军粮被烧。城防岌岌可危,革命军在城外构筑火炮阵地,看来就要趁势攻城。眼看清帝还不退位,他真是心急如焚,只能不断让周学熙拖延时间。

  正在焦急之中,朱尔典上门拜访,袁世凯不敢怠慢。

  “袁总理,你的处境很不妙啊?”朱尔典劈头就说。

  “太后迟迟没有决断。南京方面又逼得甚急,让我左右为难。”

  “你应该明白的,我说的不是这个。”朱尔典用手指点地图,“这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袁世凯定睛一看,原来是承德,“公使先生,您说得不错,眼下承德被东北军围住了。不过城防坚固,又是王士珍镇守,我看没有大碍。”

  “袁先生,你不会不知道守军军粮仓库因为起火,接近告罄了吧?”

  “这个……这个不碍事。可以向老百姓征粮、买粮。”袁世凯咬牙切齿地说。

  “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承德是个城市,本身不产粮,全部靠四周运输。现在革命军既然封锁住了道路,那就什么粮也得不到,硬要征粮,无非是和老百姓争夺口粮,到时候民众会怨声载道,对你的个人声望是个不小地打击。”

  “公使先生高见,您的意思是让我派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