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9章 凶犯落网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79章凶犯落网

  一边是紧锣密鼓地在布置,另一面在大张旗鼓的宣传,袁世凯一方面致电程德全,要求“立悬重赏,限期破获,按法重办”。他又令御用报纸大造国民党和人民党不和、相互倾轧的谣言,以图转移视线。国民党的报纸在悲愤之下,批判人民党的火力前所未有的猛烈,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人民党为了报复国民党暗杀章太炎而下的手……

  就在袁世凯自以为得计,人民党、国民党高层一片混乱中(秦时竹的手法是既蒙蔽了敌人也蒙蔽了自己人),真相悄悄展露。

  应桂馨在得手后,很是庆幸了一番,觉得大功名和富贵都在眼前,但铺天盖地而来的舆论风暴让这个老江湖嗅出了一丝不对劲,他觉得留着武士英太危险了,必须将此人除去。特别是听说对方到处宣扬发了横财的事迹,置他要求迅速离沪的要求于不顾,他更是感到了莫名的恐惧。

  其实,现在要从上海走也没那么容易了,由于命令严厉,上海全面搜捕,水路交通尤其盘查的紧,很难混出去。既然无法让其跑路,应桂馨就谋划着如何物色人选除掉武士英。

  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案情就急转直下。23日午后,公共租界巡捕房来了一个人,称有极重要的事报告,非要见巡长不可。站岗的印度巡捕(人称印度阿三)只得入内通报,不一会,那人被带进巡长卜罗斯的办公室。

  来人自我介绍:“鄙人王阿发,今年42岁,原籍河南,10年前来上海,开了一家小店。以销售字画碑帖维持生计。今见悬赏万元缉捕刺杀宋教仁的凶手,但不知这悬赏的1万元是真是假?”

  巡长不假思索,神态严肃地说:“白纸黑字,载得明明白白,岂能有假?”于是,传来两个书记记录王阿发的证词(租界时期,法治已经比较完善)

  王阿发与应桂馨已认识3年了,知道这个地头蛇嗜好古玩。尤其是花瓶,便投其所好,凡得到稍有名气的古物,必先送应宅。渐渐两人由相识到熟知,当阿发受小流氓欺凌时,应桂馨曾几次出面摆平。

  数周前,王阿发从一个扬州客人处买进了一幅名画,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图》。当天便送去应宅。那天应桂馨心境不佳(还没有物色到合适地凶手,但洪述祖催得又很急),正独自喝着闷酒。他见王阿发来,忽然盯着他看了半天,然后笑眯眯地说:“阿发。近来生意怎么样?”

  阿发不解其意,只是敷衍:“托应先生的福,还算可以,今后还望多多关照。”

  “那好。我现在有件事,想请你帮帮忙。”王阿发先是一怔,随即笑逐额开:“应先生的事,只要阿发能办到的,决不推辞。”

  “好,爽快。”应桂馨喷着酒气,摸出一张名信片,剪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