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辽阳战血(9)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70章辽阳战血(9)

  1915年,这个辽阳的冬天,格外寒冷,西伯利亚来的寒风吹在人面上,嗖嗖的吃痛。

  随着中日两国不断地调兵遣将,原本激烈异常的辽东战场居然赢得了一丝难得的宁静,国防军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而日军也在加紧做着攻破辽阳防线的准备——各色的物资、军火、粮秣源源不断地从旅大和朝鲜调遣北上。日本海或者叫中国海上,到处是日本运输船和军舰的穿梭往来。

  自从鱼雷机发动对舰攻击后,吃到苦头的日本海军就主动将封锁线后退了30海里,只是在前哨线上布置了一些老旧的海防舰,虽然依旧还保持着对葫芦岛和秦皇岛的压力,但这种压力,无形中却是放松了,不惟中国海军最新锐的快速驱逐舰和鱼雷快艇敢于出来晃荡一圈,便是某些胆大的商船,也敢利用天气不利、风高浪急的机会进行运输。这种买卖可是能比平常多3倍的运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船员们也是豁出去了。

  当然,后撤封锁线的好处也很明显,由于距离增大,航空兵飞机的飞行距离无形中也拉大了,冬季风大,顺风的时候自然无话可说,但逆风的时候,速度慢了许多,这个时候的飞机,滞空能力很短,特别是载有鱼雷的飞机,本来负担就大,有效作战半径就小,这30多海里一下子便占去了所剩无几的作战时间,要是在敌舰上空多停留一会,说不定都飞不会来,因此,日军的这个高招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被空袭的概率。

  当然,航行侦察是免不了的,可日本海军自恃彼此实力差距很大。就是全部让支那军看去又何妨?一开始气球炮还要对侦察机进行射击,到后来怎么也打不下,干脆就不再白费力气,要知道,每一发气球炮的炮弹都要3个日元,日本还没有富裕到可以如此挥霍的地步。

  源源不断地情报传入战区指挥部,汇聚成一副越来越清晰的图像,而鬼子在辽阳战场上的两个大钳。也是更见明显。

  如何先敌而动,把握战机与主动权,便成为指挥官战术高明的试金石——谁说防御作战中主动权一定是属于进攻者的?

  在这样紧急备战的当口,辽阳军的最高指挥李杜、辽阳军民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沈麒昌,却齐齐聚集在弓长岭以北20公里地一处工业基地里,在这处基地的周围,遍布着荷枪实弹的卫兵甚至还有宪兵,如果对辽阳军内幕大有了解的人士。一定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担任守卫的是全辽阳乃至全东北最精锐的武力——辽阳营和新民营,这里究竟有什么了不得的情况?

  这处基地在外头地名声很一般,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与其他工业基地并无什么特殊区别,作为辽阳实业重工体系的关键一环。这里的地位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