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0章】 自造子弹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按照砸锅卖铁也要造弹药的要求,何峰开始了弹药试制的过程。不过,子弹虽小,但制造起来的麻烦事却并不少。

  子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弹体,二是火yao,弹体一般以铜制成,相对而言还算简单,除了金属纯度和公略误差,在技术上难度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火yao,虽然粟色火yao早就能够自制,但严格说来,粟色火yao只是黑火yao的升级版,在枪弹已普遍升级到无烟火yao制作的时代,粟色火yao已完全落后于时代。何峰可不想部队的步枪重新倒退到19世纪60年代的水平。因此,要造枪弹,必须先造无烟火yao。

  在20世纪初的技术条件下,制造无烟火yao最成熟的便是硝化棉技术。但硝化棉中的这个硝字却让何峰伤透了脑筋。若在穿越之前,硝酸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化学药品,几乎随买随有,可在1906年的中国,硝酸居然是最顶级的罕见货色。

  是的,不要说硝酸,便是无烟火yao国产都已成功,但这些生产技术和产量都掌握在南方各省的兵工厂里,休说购买成品,便是购买原料和半成品也是不行。而且,由于硝酸的危险性,洋行一般也不肯售卖,何峰虽然通过进口弄了一些硝酸进来,但用作试验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却是杯水车薪。

  本来徐建寅是制造无烟火yao的最佳人选,可这位人才因为1901年的生产事故已以身殉职,查阅资料后的何峰只能长叹一声,从头做起。要制硝化棉,首先就要有硝酸,要有硝酸(后世常用的放电法此时还太过先进),便得从制造硫酸开始,因为只要有了硫酸和硝石反应,通过气化冷凝便很容易制造硝酸。

  于是制造硫酸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制造硫酸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为铅室法,另一种为接触法,接触法虽较铅室法要先进一些,但技术上实现难度更大,除了国外的先进工厂,国内各大兵工厂尚无一采用。何峰考虑再三,仍然决定从铅室法着手。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在新民府郊外的一处场地内,一间长10米许,宽5米,高近4米的大铅房落成。为防止泄露,铅皮之间都紧密焊接而且还经历了多次检查。5月初的一天,一切都已准备得当,随着何峰的一声令下,整个制取工作开始运转。

  在铅房外,已有火炉对硫磺进行加热,受热后进行硝化便会形成气雾,这种气体不但散发出难闻的味道,而且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不但衣服很容易变脆发烂,就是草木遭受侵蚀后都会逐渐枯萎死亡,中国古代便已观测到这种状况,铅室的妙用就在于防止这种破坏效应的产生。随后气雾沿着早已准备妥当的管道进入铅室,然后再通过铅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