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5章 辽阳战血(24)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85章辽阳战血(24)

  打开3、4阵地连接处缺口的,正是令人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视的清川支队。

  在利用其他部队成功地吸引了国防军防御部队后,清川支队秉承冈市亲自下达的命令,向3、4阵地连接处发动了猛攻,甚至,没有使用任何炮火准备,全部是悄无声息地摸上去地。

  当面的国防军守军并不是没有任何防范,恰恰相反,正因为一直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使得官兵的注意力全部被缺口处的激烈战事所吸引过去,在阵地背后的机动支援力量全部被第一时间抽调去了缺口堵漏,考虑到连接处的工事比较完整,最近的伤亡也不大,为了加强机动增援的力量,还带走了各处工事30%的力量和近乎全部的小口径支援火炮。

  这样一来,除了工事的牢固性更胜一筹外,连接处的兵力和火力其实是处于整条防线最低水平的,按照国防军拟定的弹性防御策略,不可能在每个节点处都安排足够的兵力,只能通过较高频率的调度和灵活的机动性予以弥补。这个策略在前面的作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防军将士从原来的僵硬与刻板发展到随后几天的灵活与高效,实现在战争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标。

  弹性防御的好处不必多说,坏处其实也没有什么,任何薄弱节点只要能顶过敌人最初的进攻,后续力量便会源源不断而来——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策略——如果某个节点一开始便抵挡不住,那么,非但后续增援徒劳无益。甚至于节点附近也将同步崩溃,从一个漏洞发展为一个筛子。

  从这一点上说,冈市、大谷、仁田等一干日军将领是颇有眼光的——接受正规且完整的军事教育,而且负有实战精神的这批高级军官不见得会有多少新战术的创新和探索,但绝不会舍弃他们对新事物地怀疑和质疑,对于国防军采用弹性防御这种新战术,他们在有切肤之痛之余,自然采用了全面审视的观点。

  因此。当决定动用清川支队的力量后,没有习惯性地投入2、3阵地的旧有缺口,反而另辟蹊径,找准了另一个薄弱的突破口,并且用大的战术行动掩饰了小的战术微调。

  真正的杀招,不在于喊声震天、铁流对撞地主缺口,反而在国防军没有想到的地方。这一招避实就虚,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更要紧的是,清川支队在进攻中的不要命打法,更是实现了快速突破。

  等国防军发现大队而至的敌人,清川支队已经摸到了距离阵地不到200米的地方了,而且迅速组装了被拆解成零件状态的山炮。压制了国防军地机枪掩体,在肉弹前赴后继的敢死暴击中,工事群被硬生生摧毁了一个缺口。

  各个工事本来就是互为犄角、互相支援的,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