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70章 北方战争(45)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70章北方战争(45)

  更致命的是,在自己身上,除了击退西伯利亚方向的中***队以外,还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转道西南,向中亚方向进军,这是因为中亚方向在李春福集团进军后,已经纷纷脱离俄国,宣布并入中国。从法理上讲,沙皇俄国吞并中亚各国的历史也不过就百年而已,比不得中国影响力,而且,边界问题、国土疆域问题并不是可以论说理的地方,唯有武力,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现在的情况便是,红军其他部队要么在波兰沿线担任防御任务,要么在与各干涉国家苦苦缠斗,托洛茨基派出骑一军前往,无非就是希望利用这支威名远扬的部队能够取得成功,现在看来,俄共中央给予的目标太多,任务太重,期望过高,布琼尼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但在战事执行方面,还真不是一个莽夫。别看他对中央大人物俯首贴耳,但在战局上却有鲜明的个人主见。这也是伏罗希洛夫与他配合较好的根源。

  铁木辛哥沉吟片刻,回答道:“这次战役的关键在于速度和交通……从中***的分布情况来看,他们以西伯利亚铁路为依托,形成了蜿蜒数百公里的兵力带。如果我们步步为营,去一个个硬啃他们的据点,那绝对无法取得胜利。不要说我们根本没有充足的,可以便利携带的大炮,就是有,短时间内也难以拔出中国人牢牢占据了3年之久的地方。我看过情报,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中***队以每50公里左右分布一个兵站,根据其重要性安排1个连或者1个营的兵力,用于一线的机动兵力不超过2个师,我认为战役决胜的关键就在于这里。”

  铁木辛哥所谓的速度,就是要以骑兵优势的机动力寻找国防军整体防线薄弱点进行冲击,进而造成全线崩溃,所谓交通,就是要利用俄军集团相对集中,国防军相对分散的局面,割断各支撑点之间的联系——这个情况蔡锷在大本营会议上也说了,说中路军目前的布阵是一条长龙,容易为敌人各个击破,但又不得不维持,否则,以步兵为主的部队脱离了铁路线的便利,只能是一个个死子。

  铁木辛哥随即补充道:“中国人看上去十分强大,但也是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最大的漏洞就在于中国人兵力有限,无法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上面形成足够的覆盖面,像这样一个据点驻守1个连、1个营兵力的做法,应付匪徒还行,进行正规的大军团作战,差得太远了。”

  布琼尼点头,“现在,同志们,该是我们挥舞马刀的时候了……”

  罗科索夫斯基若有所思地说道:“听斯大林同志的意思,打退当面中国人之后,我们还要转道中亚,这个任务,有点棘手。”他在地图上划了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