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0章】 最长的一仗(18)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全文字无广告

  【第090章】最长的一仗(18)

  从心底而言,铁木辛哥是不愿意接受这道命令的,因为这注定要让哥萨克们全部丧失殆尽。(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但从整体战役格局而言,他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认,布琼尼的办法还是极其高明的。只要缠住了快速推进的中国人装甲部队,其他步兵便能够有机会撤回鄂木斯克防御,只要能顶住中国人的三板斧,党中央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至于哥萨克们的命运。谁知道呢?只能听天由命罢了。

  在情感和理智的抉择面前,作为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铁木辛哥同志自然做出了选择。于是,战场的局势便出现了逆转,刘伯承率领的重装甲支队一开始是觉得毛子骑兵太过滑不溜手,怎么样也逮不住主力,等过了几天之后,居然是成群结队的哥萨克趁着夜色发动敢死进攻。一惊一乍之下,差点没被唬住。多亏了装甲车猛烈的火力以及夜晚可以肆意穿透的车灯,才让如鬼魅一般的骑兵无从藏身,纷纷在火力面前栽倒。如果有人能远远地从天空中望下去,就会发现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中间明晃晃的就是火力全开的装甲部队,而四面八方涌来的骑兵,不正是拼死撞击的飞蛾么?

  就这样整整耗了3天。只要天一亮,哥萨克们便远遁不见了,而只要天黑了,就又成群结队地前来。刘伯承是看不懂敌人的招数,第一天这么搞还有点出其不意的效果,等到了第二三天,国防军早就已经适应了,为什么布尔什维克还是不要命地往前冲?想来想去,除了迟滞自己没有别的解释理由。可这么做值得么?

  刘伯承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国防军上上下下对来去如风、侵略如火的哥萨克们才最感到头疼,对于红军步兵反而并不是怎么看重。这次铁木辛哥与朱可夫在兵站上一击就走,很让蔡锷等人扼腕叹息了一番,认为将来很难再找到聚而歼之的机会了。后来的情况发展也验证了这个道理,哥萨克们逃得飞快,根本就不是装甲支队可以追的上的,更别提围剿大范围散布的骑兵。但现在居然有这么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看来1、3、4师还真是把布琼尼给打疼了,慌不择路也要想办法撤退。

  自杀性的进攻维系了3天,铁木辛哥靠着人命堆砌,硬是狙击了重装甲支队3天时间,3天里向前推进的路程少得可笑。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除了一个最精锐的骑兵团,外加各部队中的战斗骨干,原本拥有4个师编制,近2万人马的骑兵第一集团军的骑兵部队消亡殆尽了,剩下了的人马才2000出头。这些在内战疆场上纵横驰骋的哥萨克们,就这样稀里糊涂在远东送了命。

  利用这3天宝贵的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