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8章】 特别演习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1923年3月,南方已有了早春的迹象,但在东北大地上,依然是冰雪覆盖、寒风凛冽。

  就在这样的恶劣的气候下,由中国国防军东北军区司令长官周羽上将担任总指挥的“东特演”(国防军东北军区特别大演习的简称)却徐徐拉开了帷幕。

  在欧战结束、北方战争胜利凯旋以后,外界曾普遍认为中国国防军将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缩期。最初的迹象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数以万计的国防军官兵脱下军装复员,这些解甲归田的老兵有些回家乡当了公务员——警察、体育教师是人数最多的领域,有些则远赴边疆垦荒——按照《军人优待条例》,军人在服役满3年以后,可以获得50亩土地,服役时间每延长一年,可额外增加5亩,以100亩为上限。100亩地一般是没人拿得到的,因为国防军自辛亥革命以来满打满算也就是13年的时间,假设真有服役满13年的士兵,哪怕刚进去时是最最低级的大头兵,13年下来如果还呆在军队里,起码也是连营长一级了,早就成了职业军官,是舍不得离开部队的。

  但是,这种收缩期只是假象,随着《军人优待条例》的正式颁布执行,特别是北疆土地被切实分授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参军的热潮,几万人退伍的背后,是几十万新增报名参军的人数,各处都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现在不用动员,谁都知道当兵的好处了——要么是吃皇粮的公务员,要么能拿到免费的土地分配。

  这些土地只要耕作满5年。就可以转为个人财产并可以转让或继承,如果一直是原领取者(及其家庭)耕种,则额外可以多享受3免7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享受优待的条件,他们必须承担组织当地垦荒农户农闲时的军事训练任务。因为除了退伍军人授田屯垦、伤残军人的荣军农场外,更具代表意义的还是移民实边政策。任何居民家庭只要愿意赴边疆垦荒,都可以按照人口多寡获得荒地开垦,5年内免除税收。只需要缴纳1元1亩的注册费,考虑到贫苦农民一时间凑不齐手续费,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银行提供放贷,除注册费以外。还可由农发行提供农具、种子等小额实物放贷,实际连续耕种满5年后转为私人所有并正常纳税,实在是方便至极了。

  与东三省相比,北疆距离更远、冬天更冷、条件更艰苦一些,因此条件也更实惠一点。政府不仅提供农具、种子等必需品。甚至还考虑到许多一贫如洗的家庭无法支付长途交通费,还额外提供火车票,当然同样一并纳入农发行的放贷范围。

  对这样的优渥条件,南方的地主乡绅自然是恨之入骨。在工业化浪潮兴起后,贫苦农民多了进城打工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