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四一节 历代变法的结局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要缓一缓。

  孟宗政不太明白。

  毕再遇却懂。

  毕再遇说道:“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信阳军,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万一引发大规模的民变,诸州府一个接一个的民变,大宋就乱了。朝廷怕是会大军出动弹压民变的城池,若真的发生了,可有应对之策?”

  赵方摇了摇头:“没有,所以才商量缓进,至少不能表现的太强,但也要给朝廷以巨大的压力。”

  赵放问:“话说,朝廷会不会执行摊丁入亩?”

  赵方笑着摇了摇头:“这是在割宗室、天下权贵的肉,官家若是执意要推行摊丁入亩,怕是他连皇位都保不住。更何况,当今官家脑子都没有长全,他也想不出来。那么谁来推行此法?反观当年两次变法,结果呢?”

  孟宗政答不上来,因为他读书少。

  毕再遇读书够多,接口说道:“庆历年间当时只是造成了恩荫减少、磨勘严厉,范公被罢免。富、杜、韩三位也依次被贬官,全部外放知府。”

  “而后,熙宁至元丰年间,大变法,诸多新法推行。只说一条,方田均税法,仅仅下令重新丈量所有的土地,结果便是满朝文武敌视。”

  赵方补充道:“你说的不错,但少了一句。”

  “请赵公指点。”

  赵方说道:“当时的青苗法,造就了行钱这个职业。百姓苦,与朝堂无关。募役法,更成为许多小官吏的敛财手段,百姓苦,与朝堂无关。农田水利法,各州府强制百姓修建水利,百姓苦,与朝堂无关。保甲法,逼的许多百姓不得不自砍一手,百姓苦,与朝堂无关。”

  赵方的话说的明白。

  变法,随便怎么变,百姓再苦也与朝堂无关。

  可一但触及到朝堂上那些人的利益,不管你这变法是好还是坏,变法的人一定必须要是坏人,需要被贬官,需要被流放。

  赵方就自已的话作了一个总结:“摊丁入亩,根本不可能在大宋的朝堂上推行。眼下要缓,是宛城根基不稳,更何况真正的战略目标不是鄂州,鄂州是长江要道,朝廷会不顾一切的拿回来,所以打也就打了,守也就守了。”

  赵放在旁插嘴:“别绕,简单一点说就是,鄂州必须要打,打鄂州可以把汉阳军弄出来,再杀一些就不应该活的人。而后谈判,朝廷别的事不行,谈判赔钱什么的很擅长,只要把脸面给足了,钱什么的朝廷不在乎。”

  两种说法,结果是相同的。

  鄂州、汉阳军是必须要打的,而且还要摆足了继续东进的姿态。

  就问朝堂之上那些人,你们怕不怕。

  这事,便是一个局。

  毕再遇思考片刻后小声问道:“这事,万一穿帮呢?”

  赵放与赵方同时大笑,两人没解释。

  毕再遇还不够聪明,在临安那么些年,也没看透临安府是什么样一个地方。

  朝堂上,都是些什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