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八章 英西荷三国来使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缅甸等东南四国总共有约九百多万人口。

  首先是义务教育学堂和道教以及女娲神殿的进入,不仅要同化他们的语言文字,更要同化他们的思想。

  语言和文字方面,毫无疑问,每一个达到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要义务进入学堂学习汉字和汉语,当然,学堂只是针对孩童的,对于成人,大明朝廷同样要求他们学习,不过,不是直接强迫性的。

  大明的制度相对于当初的缅甸等东南四国来说无疑是绝对优越的。

  就拿缅甸来说吧,以前缅甸王朝时期,因为要争夺和维持其东南霸主的地位,缅甸常年拥有三十万以上的军队,缅甸才多少人口,竟然要养三十万以上的军队,再加上王室和官员的开销,以至于以前缅甸的田税高达五成,也就是每一亩田的收入,缅甸百姓只能拿到五成,剩下的五成必须交给缅甸朝廷,这还只是缅甸朝廷自己的定税率,朝廷的税都这样高了,那么那些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就更高,普遍高达八成,甚至九成多。

  暹罗国和真殿国的情况跟缅甸差不多,南掌国稍微好一些,但也极高。

  虽然说四国都处于水田可以一年三熟,并且水源充沛,极少有旱灾的地方,可是这么高的税率,四国的普通百姓也就只能勉强温饱,这还是流血流汗,极度辛苦才可以的,稍微懒一点点,一家人都要可能被饿死。

  可想而知四国百姓以前被压榨到什么程度。

  相比较于四国,大明当前的税率已经低至三十税一,也就是说一亩田的收入,只需要交三十分之一给朝廷,而且地主土地的租赁价格也被严格限制在两成以下,大明这样的赋税制度,无疑令四国普通百姓极为眼红。

  朱慈踉定下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以每个家庭为例,家里人人都会说汉话的,则按照大明内地的低赋税缴税,反之就仍旧按照以前四国旧王朝的高税收税。

  朱慈踉要在四国百姓当中形成一个对比,全家人都会说汉话的,每年只交相比较以前几乎忽略不计的赋税,生活轻松而且幸福,而反之,则继续高税,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有了对比,才会有动力,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优惠在眼前,四国百姓想不努力学习汉语和汉字都不成了。

  大明既然已经攻灭了四国,四国的百姓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将大明当成自己的朝廷来对待。

  当今天下,民族主义还不那么深厚,王朝更替更是常事,普通百姓根本不关心谁统治他们,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比以前难过了,至于民族语言什么的,同样也不那么坚定,特别是大明还是一千多年公认的上邦王朝,潜意识里四国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认为大明的月亮比较圆,所以对学习汉语和汉字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抵触,甚至大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