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九章 为什么精度这么...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昨天露出破腚了:五六半原型应是sks、德国也没什么g系列、95顶部那是光瞄导轨而不是什么提把(囧),这是作者的失误,经读者指出后已做修正,感谢指点的各位朋友,在此道歉。笔~趣~阁www.biquge.info

  关于95,自出生之日就争议颇多,作者不就此进行争论。单就说明一件事:小说中说的可是95-2改进型,这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型号,仅是作者收集军迷观点,做的一点想象而已。所以拿初版95来指责的,实在不好说什么。

  ……

  中科院学部委员乔康盛背着手,笑咪咪地走在军分区精密机械厂精工车间,东瞧瞧、西望望。时不时还停下来,蹲到某样设备前,仔仔细细地观看一阵,趁操作员休息的间隙拉着对方询问一番。

  真空电渣重熔炉成功启用之后,大多数专家因单位有事都已先后离去。也有些专家事务没那么繁忙,他们的地位,单位也不好强行要求他们回去,就留在这里,跟军分区的技术人员一起,对真空电渣重熔炉的使用、改进做更深入的研究。

  科学家都是些专注本行业务的资深技术人员,对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感觉比较迟钝。可是再迟钝,接触时间一长,还是发现了许多跟国内不一样的地方。

  拿技术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设备来说,这可是科研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础。没有高精密度的观测、控制仪器,光靠肉眼、一双手,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无法从事越来越精细的微观研究。

  这些设备,在国内都是宝贝疙瘩,没有哪家研究所能够拍着胸脯说装备齐全。一个研究单位有那么一两件进口仪器,那就跟爱护眼珠子一样,宝贝得不得了:专人看护、保养;用一次必须提前多久申请,然后排队;使用前必须不上机培训很久,确定熟练后才能得到使用机会;操作时间严格掐死,超过一分钟都不行;试验中的耗材精确到克,多一点都不批……

  但在借用特种合金厂的设备时,他们感到诧异了。

  来的时候,他们大致知道,军分区企业的技术部门跟国内大型企业自己就有研究机构,大而全的模式不一样,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大量研究工作都是找相应的研究所协作,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定课题,研究所进行研究验证,本身是没有太多研究能力的。

  但在特种合金厂,实验楼里的设备居然好得令他们吃惊。

  矿相解离分析仪、金属原位分析仪、高温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拉曼光谱仪……,各种各样在冶金研究所常见和不常见的仪器,竟然一件不少!

  由于仪器的标签上虽然贴的生产单位是军分区精密仪器厂,但内部结构还是大家熟悉的国内厂家风格。所以起初专家们还在暗地里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