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5章 霹雳(中)_扼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5章霹雳(中)

  半刻之前,郭宁巡行各部振奋士气,将至前队的横阵后方。

  张林远远地得人通报,从车阵中小跑过来,郭宁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指挥,莫要分心。

  随着军队的规模越来越来,兵种越来越多,一方面协调配合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发现、运用和指挥的专精程度也越来越高。

  郭宁觉得自己还年轻,学东西也快,但他身为全军总帅,得多看兵书,多作指挥的演练,以能够统揽全局。至于某些特殊兵种或特别的军械,他偶尔在军校和教员、学员讨论的时候拍一拍脑门,来个灵光乍现,但并不需要亲自去做后继细化的推演。

  比如眼前,整整三排六十辆的大车。

  自从葛青疏在北疆发掘出一个叫卢五四的年轻人,宣德府和缙山等地开始大规模布设毛纺工场,出产毛毡,并且因为毛毡花纹细密,保暖耐用,很快就成了军府重要的财源。

  为了运输大批量的毛毡进入中原,许多商贾响应军府号召,下了大功夫去制造比原先更能载重的大车。眼前这些轮轴粗大,一看就坚固异常的车辆,就是首批改进的成果,听说后继还有几个大商在合股招募巧匠,设计有四轮且前轮能转向的大车。

  这些大车上装的自然不是毛毡,厚厚的油布被掀去以后,露出的是尚未装配完成的巨大机械。每辆大车周围,都有三十多人忙碌着,首先卸下粗重桩脚固定车板,随即把整座机械从底座竖立起来。

  这种机械较之于郭宁最初见到时,已经小巧很多,结构也变得简单了很多。毕竟他们要投掷的,不再是数十上百斤的巨石,而是二十斤不到的铁火砲。

  但六十具配重发石机成排而列,一道道长达两三丈木料和沉重铁质的配件交错,巨大的金属绞盘滚动间,用牛皮包裹的巨大配重缓缓升起,仍然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气势。

  严格来说,这种机械是天津府的军校里,令许多工匠和学生沮丧的失败产物。

  当时众人想要制造的,是一种能在海船上远程轰击敌船,杀伤敌船水手,以便后继展开掠夺的武器,预备用在和宋国水军翻脸的时候。

  既然要远程攻击,所有人下意识地选用了已经非常成熟的投石车结构,又在军校的某部教材里头,翻出了一道记录,说西域有大国以铁砧或巨石为配重,确保射程的独特手段。

  可惜最后耗费许多材料,做出来的成品却压根不合用。

  定海军的造船业,还远没到出成果的时候,现有的任何一艘船只,甲板除非经过专门改造,否则完全承受不了配重的反复墩砸,哪怕配重已经减到两百斤,结果也是一样。而配重带来射程稳定的优势在海上风浪和船只之间距离变幻的条件下,又不值一提。

  更麻烦的是,甩出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